人行过街通道施工现场
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施工图
三河沟施工现场
记者 蒋秋铭 向利雄 王瑞 通讯员 张琳 毛茜
重大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近年来,宣恩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景城共建共享”目标,聚力打造仙山贡水5.0版本,以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为牵引绳、主抓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听说人行吊桥将于5月1日竣工,以后上班方便了。”家住珠山镇万和小区的向建成最近在上湖塘社区换了一份的工作,虽然只相隔一条河,却要绕行半个小时。和向建成一样,在第二民族实验小学上学的姚梦晨小朋友也感觉不方便,“无论是从大桥绕行,还是从三桥过去,都需要大半个小时,有时候早上不到七点,奶奶就要起床送我上学。”姚梦晨的奶奶每天起早贪黑,送孙女上学。
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11月,惹溪街人行吊桥正式开工建设,这让两岸群众拍手称赞,惹溪街人行吊桥是县城连接河两岸的第九座桥,建成后不仅能够方便两岸群众的出行,也连通了惹溪街与万和小区沿线的美食经济带。
“来往的人流增多,可以带来更多的客人。”惹溪街上的烤活鱼老板姚元太高兴的说。惹溪街人行吊桥项目属于宣恩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中环水绿道的一部分,施工方为了尽快打通这条“纽带”,加班加点,目前已经开始桥梁承接台的建设。“已经完成了整个项目的60%,预计今年5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宣恩县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江韩意介绍。
2019年,宣恩县正式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该项目静态总投资12.3亿元,含环水绿道、环城绿道和环山绿道建设,覆盖范围包括高速路出口及进城通道沿线和宣恩县城,建成环水、环城、环山绿道。包含道路提升、休闲步道及绿道建设、沟渠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抢晴天战雨天,全力推进建设进度。
“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蔡堡山绿道已经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园艺村绿道也在进行后期的收尾工作,目前主要剩环水绿道的建设施工。”宣恩县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黄子彦说。
据了解,环水绿道项目将以贡水河为轴,设城市滨水风情带,城市生态湿地互动区两大区域,含活力休闲、养生宜居、亲子游乐、浪漫湿地、民族风情、主题秀场、激情运动七大主题,建成后将有更多网红地让游客市民打卡体验。“围绕城市景观提升,我们打造的是城市慢行系统和15分钟旅游圈、环水绿道,一共设计有24个节点,里面最有特色的是观光小火车项目,小火车从风雨桥开始,一直延伸到三河沟桥,包括在河里面游玩设施、渡口,岸上就是一些儿童游乐设施,智慧体育健身设施,整个项目建成之后,让游客随时随地可观、可触、可沉浸。”县住建局项目办主任青辉介绍。
以水为魂、山水相依、山城互动。全县目前已逐渐在贡水河南北两岸分别形成“一轴三环三横”“一轴二环二横”的道路交通网及沿河步道环线、独特沿河景观带,宝塔山绿道、园艺村绿道相继建成,秋千园、惹溪街、上施南路等地生态景观得以修复,三河沟、芋头沟片区、文体中心周边沟渠得到有效治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景观的修复,让居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现在宣恩搞得非常好,景区多,景点靓,特别是园艺村步道,搞得特别好,我那些外地亲戚都说很好玩,下回还要来玩。”上湖塘社区居民陈红琼对县城面貌赞不绝口。
依托大项目,铸就新发展。目前,PPP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环城绿道、环山绿道已基本完成。2021年宣恩县城仙山贡水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140万人次,旅游收入9.94亿元,项目建设构建起了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了经济社会新飞跃。“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大项目,坚持“以人为本,智慧与景观融合”原则,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提升,聚焦仙山贡水5.0版本,着力将宣恩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泛博物馆。”县住建局副局长杨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