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采茶
茶山如画
采茶忙
卖茶叶
记者 黄庆 宋思维 特约记者 瞿晓红 周家奂
山间有春茶,茶农采摘忙。近段时间,我县各地进入了采茶高峰期,茶农、茶企开始忙碌起来,大家抢抓好时机,采茶、制茶,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长潭河侗族乡诺西村,山坡间的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冒着一茬茬的新叶,不少茶农穿梭在茶田间采摘这一抹嫩绿。
该村17组茶农刘吉稳家种了25亩茶园,这段时间正是采摘茶叶的好时节,有着娴熟的采摘手艺的他,不断穿梭在茶园里,不一会就收获了满满一袋鲜嫩的茶叶,因茶叶品质好,茶叶种植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芽茶一般的都可以采四五斤,现在采的这个叶茶,手脚快一天可以采六七十斤,慢的三四十斤,卖芽茶可以卖六七十块钱一斤,叶茶可以卖七块的八块的都有。”
去年受干旱影响,茶叶生长受到了影响,农技专家们趁着茶叶采摘的关键时节,来到田间地头为采摘新茶的茶农们答疑解惑、指导管理办法,确保今年茶叶采摘量。
“他们讲得还可以,都照他们讲的做了,效果都大不一样,产量高得多。”长潭河侗族乡诺西村17组村民刘吉熬说道。
“春季过后我们将会针对部分老化的茶叶,对它进行一次重修剪,为第二年茶叶增产打下基础。”长潭河侗族乡农业中心副主任杨道忠介绍道。
在椒园镇水田坝村,千亩茶园汇聚成一道道绿浪,如涌现在大山里的脉动,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茶农们三五成群、腰挎茶篓,一捏一提间,新鲜的茶叶便划向茶篓。不少村民也趁着新采摘的茶叶来到就近的茶厂,卖个好价钱。
茶农采茶忙,各茶叶加工厂也加足马力,在兴隆茶厂里机器轰鸣,茶香阵阵,工人们各司其职,在生产线上忙着加工新茶。
“今年鲜叶价格是去年的一倍,一天可能收大概两万斤的鲜叶,刚开始鲜叶收十五块,一天干茶的产量大概在四千斤到五千斤,干茶可以卖七十到八十,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是浙江松阳的香茶。”兴隆茶厂老板周全说道。
90后的周全原本在外地务工,2015年他决定回乡创业,看着村里茶业发展得不错,就和父亲一起开起了兴隆茶厂。如今,茶厂已经小有规模,更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就近就业。
“我们村总共有三千多亩茶叶基地,其中有一千二百亩白茶,其余的全是绿茶,预计我们今年生产总值可有三千多万,我们村发展茶叶,确实给老百姓提高了收入,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我们村来观光旅游休闲。”椒园镇水田坝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清亮介绍道。
目前,我县累计发展茶叶产业面积23万亩,2022年全年产量1.87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1.21亿元,更是通过茶旅融合建成一批旅游示范基地。其中,“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仅一季度接待游客11.9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221.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