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07月17号

东门关村:乡村治理再提级


发布时间:2023-03-30 | 来源:宣恩新闻网 | 作者:陈绪开 瞿亿英 刘密 唐航 | 浏览量: | 字体:

记者 陈绪开 瞿亿英 通讯员 刘密 唐航

春日,走进珠山镇东门关村,但见草木葱茏,民宿整洁,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东门关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实际,着力构建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路径,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东门关村将网格化管理运用到村级治理中,按照“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原则,将全村划分为11个网格,明确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队员任网格长,形成“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居民群众”四级治理组织体系,全方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惠民政策宣传、村民诉求收集等基层治理工作。

“感谢村里和工作队的同志,让大伙以后不用再摸黑走路。”村民说。

去年5月,东门关村二组村民小组长黄国林向驻村工作队反馈村里亟须解决的路灯问题。

黄国林反馈的问题得到驻村工作队重视,通过积极争取,两个月后,东门关村7.8公里主干道上新装了170多盏太阳能路灯。

村规民约、党员公约发挥作用 

“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我是党员我争先,责任义务记心间。”“心系群众作表率,急难险重走在前。”

如今,村规民约和党员公约已在东门关村党员、群众中形成共识。

“村规民约和党员公约主要用于村民自我管理和党员的作用发挥。”东门关村党支部书记李白平说。 

通过将“六边两面”清洁卫生要求、“门前三包”卫生清扫责任和移风易俗、文明卫生、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纳入村规民约,着力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乡风民风。通过亮出党员“言行标尺”、党员“先锋标准”,让群众监督有依据,进一步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联系户机制体现治理成效 

“以前统计信息、宣传政策只能依靠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耗时又费力。自从网格长、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与村民建立联系户之后,工作效率高了很多。”东门关村驻村第一书记巩中来说。 

除了给网格长、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明确联系的村民以外,东门关村还将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作为乡村治理的有效着力点,通过村民提议、院坝群议、现场答议、“两委”领议、群众评议“五议”工作法,将意见在一线收集、矛盾在一线化解、政策在一线宣传、成效在一线检验。

“今年是宣恩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支持创文工作。”3月20日傍晚,在东门关村三组召开的院坝会上,李白平向村民讲解宣恩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第十期主要内容。 

“民宿建好了,硬件设施也完善了,下一步可以借助创文,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改善村风民风。”院坝会上,村民积极响应。

除了宣传创文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小组长“一会多用”,结合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造等事项,向村民进行政策解读。 

“要将党建引领贯穿村级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进一步完善系统治理、集成治理。”珠山镇党委书记戴青说。

责任编辑:梁倩  审核:贺敏  值班总编辑:阳平

投稿信箱
我要报料
宣恩发布
中国宣恩网
非法集资举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