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07月17号

王慧君:青春永远向党的“一”字密码


发布时间:2022-05-12 | 来源:宣恩新闻网 | 作者:王慧君 | 浏览量: | 字体: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共青团员提出殷切期望,要争做“五个模范”,为广大青年的成长进步提供行动指南,为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擘画美好未来。

正是百年风华正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出生便享受时代荣光,同样,也要肩负时代重任,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继往开来的坚定信心,感恩奋进的责任担当,赓续百年五四精神,跑好“接力赛”,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

坚持不改初心,对党忠诚必须表里如“一”。1919年,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救人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的觉醒年代;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1922年,中国共青团成立,从此带领广大青年听党指挥、跟党行动,在党的事业大厦上,镌刻下一串串闪亮的青春印记。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带走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岁月与容颜,不变的是一心向着党和坚定跟党走的耿耿红心。中国青年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时刻心系“国之大者”,继续以思想上的看齐增进忠诚,以心灵上的认同恪守忠诚,以行动上的自觉践行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态度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敢于亮剑,在任何情况下都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让对党忠诚扎根在初心上、成长于使命中、绽放于新时代。

坚持实干担当,干事创业必须知行合“一”。无奋斗,不青春。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再到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投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身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能仅享受技术变革的累累硕果,还要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坚决不做纸上谈兵的“指挥青年”、畏难推脱的“怕事青年”、不求上进的“躺平青年”。要紧跟发展潮流,扛起时代责任,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大蓝图”,为实现中国梦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顽强奋斗。一方面,加强理论武装,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既要知道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要举措是什么,又要搞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努力实现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实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另一方面,做到学以致用,永葆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在干事创业中应用理论、丰富理论、创新理论,展现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青年奋斗者风采。

坚持重心下移,为民服务必须矢志如“一”。“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十几岁到梁家河插队,20多岁当村支书,吃粗茶淡饭,扛百斤大包,住简陋窑洞,带领乡亲们冰水里打坝修渠、建沼气池点亮穷山,用质朴与勤劳换来群众的真心。领袖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向他看齐,赓续人民至上的红色血脉、传承为国为民的红色基因,把“民之所忧”列入“实事清单”、“民之所盼”写进“民心日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具体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承者”,当代青年更应读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晴雨表”,答好群众“衣食住行”的“必答卷”,聚焦群众的“烦心事”,解决群众的“纠纷事”,把自身的工作干得更有“温度”,把民生的答卷写得更加“温暖”。

坚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必须心口如“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处在和平年代,我们面临最大的考验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和利、得与失的双重考验,是“温水煮青蛙”的懈怠和诱惑。如果放松自我思想改造,价值观、名利观出现偏差,不系好清廉正气的人生第一枚扣子,是无法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的。广大青年当向革命先辈看齐,耐得住寂寞、沉得下身子、稳得住心神,常对照检查、常静心自问、常自我校正,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想法,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谦虚谨慎,把“我”字看小、把“利”字看清、把“民”字放大,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以青春之我鞠躬尽瘁,以清廉之我取信于民,努力做一个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责任编辑:欧阳鑫  审核:贺敏  值班总编辑:阳平

投稿信箱
我要报料
宣恩发布
中国宣恩网
非法集资举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