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梁国熠
2022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急难愁盼” 办好群众“暖心事”
“您最近申请的临时救助发放到位没有,一共是多少钱?”近日,椿木营乡纪委开展“一线大走访”活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和诉求,收集相关问题线索。
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监督的重点。2022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将下沉遍访作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结合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组织“结对子”机制,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访民意听民声,从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实事”出发,全面了解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实事,让实践活动真正从“会场”延伸到“现场”。目前,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通过下沉遍访发现问题2104个,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8个。
为推动全县“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建立问题线索接件即办、受理即核、查实即处、办结即答“绿色通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以案为鉴,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以扎实的工作成效护民生、守民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共开展检查4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个。
整治“微腐败” 当好群众“贴心人”
“您好,您家的食品样本是否留存,食药部门工作人员是否上门抽查比对……”近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部分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抽查走访,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惠民富民利民政策落实,县纪委监委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不合理医疗检查及“三假”(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问题、中小学校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物业服务、养老保险基金、养老机构管理等七个领域,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关键岗位,贯通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分领域分行业查处问题,并逐一“销号”整改到位。
“我们坚持以向群众开门的方式搞好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扎实有序推进专项整治,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和力量,利用媒体平台集中公布专项整治项目、内容及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方式,并适时对外公开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专项检查99次,发现和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95个,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88个,追责问责190人。
纠治“四风”顽疾 打通群众“幸福路”
“希望你们能深刻认识到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确保把涉及到群众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不出差错……”近日,椒园镇纪委就耕地补助资金发放不及时有关问题,对9个相关村责任人开展警示性约谈,加强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022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标尺,一严到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22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查处“四风”问题134个,问责处理168人,下发通报4期。
同时,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一把手”履职情况验收机制,以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痛点难点为导向,定期对相关责任单位“一把手”开展“述、问、测、评”,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面对面”检验工作成效,“点对点”推动问题整改,对不担当不作为及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不留情面、当众曝光、严查严处,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干事氛围。2022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已开展“述、问、测、评”11次,推动解决问题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