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718-5822333 0718-5821815
记者 田长英目前,史学界认识汉文化历史的手段和依据主要有考古发掘和解读古文甲骨文等。考古发掘的工地因为在地下,不能人为造假,因此真实可信。古文献因时代早,所以可信度高。甲骨文既是文献又是文物,成因是天人沟通所需,其在史学界的地位无需庸言。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
2019年02月11日
记者 田长英古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张良皋教授在《武陵土家》中说:土家族地区是“历史的冰箱”。在著作《巴史别观》中指出,汉水一带的以庸国为核心的远古汉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前驱文化,提出“泛巴文化”观点。关于土家族地区是“历史的冰箱”这句话,冰箱里有些什么,从什时候冰...
2019年02月03日
记者 田长英再来看,十、日语读じゅう,拼音jiou。与“酒”同音,“酒”的三点水可以理解为“汉水”,右边的“酉”,西加一横,就是盐罐里装的液体。祝芈“酒”、整“酒”都有聚会的意思,据此推测的话,当时在汉水边的庸国应该有一次重要的文化聚会,确定出序数词是此次聚会的...
2019年01月29日
记者 田长英2015年1月14日,张良皋教授辞世。其间,恩施州学界、政界、新闻界的代表都去吊唁。1000余个日子相去不远,教授说:小白,你看了《巴史别观》几遍,有没有作业交啊?好吧,小白为“学”。台湾大学的金嘉锡教授在网易公开课开设有讲坛,从语音着手讲授《庄子》,教授...
记者 田长英“学问只如此,真理极平常。”张良皋教授是史学界的老顽童,孤独求败。在《巴史别观》的后记《别观<巴史别观>》中,教授以一个学界泰斗的身份,为自己的学说做了一个总结和梳理,给了自己一个说法:张良皋教授的《巴史别观》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从书名一...
记者 田长英张良皋教授在《巴史别观》中,提出泛巴文化:巴文化从武陵山出发,向东经中原出陆地传到欧洲。其中,理所当然的包括日本。下面我们以日语的“和语”与汉语的“土家语”有共同词汇的现象,来为教授的学说提供证词。日语词汇的来源有三:一是本地语言,即“和语”;二...
记者 田长英可以这么说,凡是有“西”(盐罐)、“巴”(图腾)、“甬”(编钟)部首的字,都和西方、和巴域有关,还有器皿的“皿”,用途的“用”等。例如:盘古的“盘”,牺牲的“牺”,票子的“票”,通达的“通”,合肥的“肥”等。唐尧开发太原、虞舜开发解池、夏禹开发伊...
记者 田长英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华夏文化,再到亚洲,扩张至欧美。张良皋教授的“递进式”论断具有颠覆性,学界泰然处之,教授……继而,张良皋教授从操班倕之业转为治大匠之学。80岁时,教授著《巴史别观》,在书中讲到学界的学风时,用了“耳提面命”四个字。至少...
记者 田长英生于楚境,长在巴域,为张良皋教授治大匠之学打下良好基础。教授1947年即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接受的是古文化教育,明八卦、懂五行、通地理、达人文,学养深厚,胸襟开阔,治学方法出神入化又科学严谨。往小里说,如果不是张良皋教授撰文指出彭家寨的独特地位,恐...
记者 田长英在近现代,要论对土家族文化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当数田心桃先生和张良皋教授。田心桃先生是湘西永顺县人,1950年作为湘西苗族代表应邀赴京参加新中国国庆一周年观礼。在京期间,先生和各兄弟民族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提出自己是“毕兹卡(土家族)”,并...
2018年09月16日
2018年09月06日
2018年09月05日
本网讯(通讯员 郑家云)“文化扶贫接地气,暖了乡音,浓了乡情,让我们干部群众得到了实惠,为乡村增添了活力。”9月3日傍晚,正在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族文化广场上观看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2018年惠民演出活动的杨柳坨村党支部书记汪银富说道。9月3日,宣恩县非遗传承展演中心...
2018年08月18日
2018年08月17日